我國是農業(yè)國,素來重視農耕。清順治十一年(公元1654年),朝廷規(guī)定每年仲春亥日皇宮和各級官府要行耕作禮,進行象征性耕作活動。
此俗流入民間,即變成了具有鄉(xiāng)土氣息的自娛自樂的歌舞活動。他們以漁樵耕讀的故事鬧春節(jié),因中心道具是“春牛”,所以叫做“舞春?!?。
崇義縣上堡鄉(xiāng)唐姓很早以前就保存了這一古俗,并且在內容和形式上又加以改造和加工,使它越發(fā)為鄉(xiāng)民喜聞樂見。
表演時,春牛用竹篾扎成牛頭骨架,然后糊紙、繪形。牛身則外罩灰布或者被單,另取一根短彎木棍纏棕絲系于臀后作牛尾。春牛長八尺,合八個節(jié)氣或八卦數(shù),尾長一尺二寸,合十二個月和十二個時辰,高四尺,合四時數(shù)。逢陽年牛為開口,尾巴上舉,逢陰年牛為合口,尾巴下垂。而牛尾,甲乙年為青色,丙丁年為紅色,戊己年為黃色,庚辛年為白色,壬癸年為黑色。
凡逢牛年或者一年兩春年時,任何時日均可舞春牛。首先,給各個屋場或各戶送“春牛慶賀”的拜帖。主人家將帖貼在廳墻上而靜候春牛隊。
春牛隊由嗩吶師、鑼鼓手、琴師組成的鼓樂隊為先導。隨后是燈牌,也叫香亭,它的正面繪一“牛像”,后面嵌“春”字,兩側配吉語對聯(lián),還有四盞春燈,燈面飾以浮雕“龍鳳呈祥”等圖案、“五谷豐登”、“國泰民安”等吉聯(lián),燈內插蠟燭。接著就是牛隊:兩人飾牛,其中一人舞牛頭,另一個扮牛身,依陰陽年分圍裹相應顏色的外披。設兩個牧童,他倆穿白邊開襟牧童衣,手執(zhí)牛鞭,不時規(guī)范著牛的型態(tài)和指引春牛走向。隨后就是漁翁、樵夫、農人、書生各一人。漁翁是白鬢黑發(fā)老人,豁達、開朗而風趣,執(zhí)魚桿,背魚簍。樵夫穿束腰短襟,拿刀斧,挑柴擔。農人背木犁,赤腳短衣。書生文質彬彬,持書閱卷。再有一個男扮的村姑,挑牛草、飯桶。還有一個男扮的老太婆,手搖爛蒲扇,滑稽、花俏,人稱老茶婆。村姑、老太婆在隊里穿行不定,互相逗趣或調逗。有時還有莊公、管賬,穿馬褂,拿算盤和賬本。牛隊一路行來被主人迎進廳堂。
廳堂上,春牛合著鼓點拜天地、拜東主,到廚房、豬欄、牛圈巡拜,一路念叨:“兇神惡煞、豬邪牛瘟遠走他方。”這叫做“參神”。
參拜完了,就在屋外的院坪上舞起來。燈牌立在正中,春燈占在四角。兩個牧童趕著春牛領著各色扮像兜圈子,或演春牛出欄、上路、吃草、背軛、拉犁、擦癢、臥地、聽歌等動作、套數(shù)。每演一套,各色人物依角色自歌自舞,說的都是農家事。比如牧童唱:“牛牯叫連天,來拜鄉(xiāng)親眾神仙,拜了哥哥拜嫂嫂,拜了哥嫂就團圓。”農夫就唱:“犁耙轆軸耕田哥,汗水要比河水多,五寸土地年年翻,麻豆粟米多又多?!彼麄兊母栉璩錆M了山野韻味。
其間,東家不斷燃放鞭炮。鞭炮一響,牛隊又舞蹈不止,直舞得春牛趴在地上起不來,引得人群陣陣歡笑,山野田間溢著喜氣。
演畢,已經是五更雞叫了。東家茶果酒菜招待,直喝得神昏顛倒,這才又到各處叩拜,這叫“回神”。
回神結束才結隊離去。
逢圩的日子,牛隊還到街市里獻藝,一直到元宵節(jié)才結束。
據(jù)說,民間舞了春牛,一可風調雨順,二可國泰民安,三可做官連升,四可四季平安,五可五谷豐登,六可六畜興旺。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舞春牛已增添上新的內容,用來歌頌新社會、新生活。(黃新林)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,請打賞支持一下!